繁体版 简体版
159TXT > 其他 > 我,改编了世界1-561章 > 分卷阅读13

官僚制度中,百官之首是丞相,皇帝负责定方向,丞相则负责整个国家的吏治和日常行政工作。

皇帝是董事长,丞相是总经理,丞相手底下是有着一整套行政班子的,很多政策是丞相领着手下定方针的。

但是随着武帝越来越能折腾,他总是感觉丞相已经无法领会他的意图了。

而且你丞相手中咋会有这么多权力呢?

我咋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呢?

于是,董事长开始亲自抓经营了。

武帝不甘于总是背后努嘴开会念稿,开始从幕后跳到了前台,亲自主抓行政工作,于是就建立了一个领会他的伟大战略构思的机构,也就是尚书台。

尚书台这个机构实际上从秦代就存在,不过那个时候类似于皇家后勤管理员的角色,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管辖,但武帝加强了尚书台的权限,使它形成了一个围绕皇帝的决策机构。

从此,皇帝可以不用征求丞相与百官的同意,在尚书台和几个马仔把想干的事一商量,政策就定下来了。

丞相此时虽然仍有其名,但已经无其实了。

尚书的权力,后面有一战我们要专门介绍,武帝别看现在用的得心应手挺带劲,但他破坏了权力的游戏规则。

他想总揽一切,最终也将被他的这个创造所反噬。

他威猛先生谁也不敢惹,但你总会有过早离开大汉人民的那一天。

他的身后事,就是托孤给了一个总领尚书事的人。

这个人后来在这个职位上干出了千百年来绝少有大臣能干出来的事。

废皇帝!

9均输与平准

前面所说的这四项魔鬼政策,多么奇思妙想的神奇创意啊!

别急,后面还有俩呢!

虽然这跟上面四个比起来算不上一个级别,但却属于全方位包抄的。

一点空子咱也别留下!

一个叫“均输”,一个叫“平准”。

这是武帝的格林斯潘,桑弘羊同志提出的,其目的是增强政府的收入和对经济的控制。

所谓“均输”,就让郡县政府平台开始做买卖。

“均输”政策规定,地方郡县政府可以灵活处理收上来的土地税,也就是百姓交上来的粮食。

政府可以当地卖掉粮食换成钱交到中央,或者把钱购买当地的土特产然后官方做买卖到外地卖掉吃差价。

你说这脑子,是不是都走飞了。

所谓“平准”,就是让地方郡县政府做保险公司。

“平准”政策是各地郡县在地方上兴建平准仓,当本地丰收时,郡县就收购粮食放入平准仓库,到了本地出现灾害缺粮时,郡县再把仓里的粮食拿出来卖给社会。

地方郡县既赚钱,老百姓又有了保险,真好。

这两项政策,看上去简直不要太友好。

但最终结果,“均输”加大了当地郡县的与民争利和不规则竞争;“平准”使得老百姓们不仅没买上保险,还活的更加艰难。

尤其是“平准”!

1、粮食会腐烂,官员看管的平准仓往往并不用心,会出现大量的资源浪费。

2、资源浪费倒是小事,最可怕的是产生了规模碾压效应。

由于各地的平准仓属于大体量玩家,结果这个“汉办保险公司”起到了股市中庄家洗劫散户的效果。

官员们往往低价强买垄断粮食,哄抬物价,等粮食紧缺时高抬粮价卖出,洗劫散户。

普通商人和百姓死走逃亡。

少数关系户和官员则光明正大的出现了官方套利的工具!

卖爵,重税,告密,货币,汉企,均输,平准,七大体系全方位打造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大汉国家牢笼!

武帝一朝,为后世的中央政府定下了一个样板。

这个样板就是农业税一定要低,老百姓们都看重粮食,避免引起直接冲突。

但是,要通过货币造假,官府企业,重商业税等方式,将老百姓的钱偷偷地征收上来。

一将功成是由万骨枯搭建的,千古一帝的千秋功业,则是由一个硕大无比的抽血网络灌溉浇筑而成的。

说完这些,很沉重,这就是历史,我能做的,是把他的来龙去脉以及深刻影响原原本本的展现在你的面前。

扬民族魂魄强汉开疆的是他,奠定压榨模板千古基调的亦是他。

定河南,逐阴山,通河西,必须要写的荡气回肠。

漠北决战前,台面底下的种种为祸千年同样亦要写的入骨三分。

这是对“秦皇汉武”历史地位的最好尊重!

因为这种级别的历史人物,根本就谈不上“好”或者“不好”,更不是什么“圣主”或者“昏君”。

所有人世间概括性的词汇,在他们的身上,都显得太苍白了。

这种级别的千古一帝,是复杂到了极致后的笔墨难描。

10漠北决战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