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159TXT > 历史 > 风流少帝 > 第333章 八股风暴

韩大人微微一愣,他没有料到李玄道会如此直接地反驳他。他收敛了得意的笑意,朝着李玄道深深地行了一礼,"是,陛下,臣知错了。"

此次朝会的结果让韩大人始料未及,他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。但他没有灰心,他知道这只是开始,他还有更多的策略可以用。

而李玄道和秦尚文则是深深地松了一口气。他们知道,只要掌握了主动权,就有可能阻止韩大人的计划。

然而,这场风暴还没有结束,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因为下一次的攻击,可能会来得更猛烈。

李玄道在龙椅上静静地看着韩大人离开朝堂,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。

日复一日,韩大人的势力逐渐扩大,而李玄道的盟友却难以抵挡他的影响。

李玄道明白,他需要作出一些妥协,至少在表面上。

他决定假意答应韩大人的科举改革,以稳定朝局。

一日,朝堂之上,李玄道公开地对韩大人表示:“韩大人的提议,朕深感其中的精神,我们的科举制度确实需要一些改革。但改革不能草率,我们应该小步慢走,不可儿戏。”

韩大人听后满意地笑了,“陛下明察,韩某定会谨慎行事。”

从此,八股文科举改革的消息在京城中传播开来,一时间,人心惶惶,纷纷猜测这场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。

在韩大人的主导下,新的科举试题开始被设计和试验,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充满了紧张与期待。

韩大人开始组织一批学者和官员,负责制定新的考试大纲,他亲自主持了多次讨论会,每次都会深夜方才结束。

他们激烈地讨论,修订,然后再讨论。

烛光在书房中摇曳,映照出他们紧锣密鼓的工作场景。

一方面,韩大人开始对外宣扬八股文的优点,他声称这将帮助选拔更具有才能和道德的官员。

他的言辞热情洋溢,充满了信念,甚至连一些原本反对他的人,也开始对他的改革抱有期待。

李玄道则在一旁默默观察,他明白,他暂时无法改变这个局面。

他只能等待,等待合适的机会,才能重新掌控局势。

朝堂之上,云雾缭绕,未来如何,谁也说不准。

李玄道深吸一口气,他知道,这场改革的风波,可能才刚刚开始。

得到许可后,韩大人便立刻以他的效率和决心着手实施科举改革。

他组建了一个由熟知经史子集、擅长文章骈偶的大儒组成的团队,负责制定新的科举试题。

不久,从讲习所到士子们都开始研习八股文,准备未来的科举考试。

然而,随着改革的深入,新制度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。

原先科举考试对知识的广泛测试被八股文的模式化取代,许多士子开始抱怨这种改变束缚了他们的思考,而且考试内容更偏重形式,而非实质。

其中一个士子杨志在一次士人集会中愤然说道:“以往的科举,注重我们的经世之才和道德品行,现在变成了看谁更会写八股文,更擅长应付形式!这样的官员,岂能治理好我们的国家?”

他的话引起了一片哗然,而且这种不满情绪迅速在士人中蔓延开来。

不久,甚至有士人在朝廷上递上了陈情表,请求李玄道皇上重新考虑科举改革。

韩大人对此自然是知道的,但他却坚持己见,甚至更加热衷于推动他的改革。

他以大义凛然的口吻宣称:“任何改革初期都会遭受阻力,这是因为人们害怕变化。我们必须坚持下去,等到新科举制度稳定下来,大家就会看到它的好处。”

而对于这种反对声音,李玄道显然也听在了耳中。

他沉思良久,最终决定派秦尚文去暗中调查这些弊端,看看韩大人的改革是否真的如他所说,会带来益处。

在这个时刻,朝堂上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,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着改革的走向。

韩大人组织了一批大学士和国子监的监生,编制出了一套全新的八股文考试大纲,再也没有原来以经史子集为主的广泛知识测试,取而代之的是严格的格式和定式的写作模式。

朝堂上下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,不同声音纷纷出现。

一些士人对新的考试形式感到困惑和担忧,他们担心这样的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前途。

这样的担忧很快就在士人之间蔓延开来,变成了对改革的公开质疑。

一次在朝堂的会议上,一名士人公然质疑韩大人:“韩大人,科举是选拔朝廷官员的重要途径,是国家治理的基础。我们应该选拔的是有知识、有道德、有才能的人,而不是会写八股文的人。您的这个改革,恐怕会影响到朝廷的治理。”

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。

李玄道皇上看着这一切,深深皱起了眉头。

韩大人立即反驳:“这正是科举改革的初期,总会有些人对新的事物感到不适。我相信,只要大家耐心等待,改革的成果就会显现出来。”

李玄道思索良久,最后说道:“韩大人,我知道你对改革的决心,也知道你的良苦用心。然而,我们也不能忽视士人们的担忧。我会派秦尚文去深入了解情况,看看新的科举制度是否真的如你所言,会为国家带来好处。”

韩大人看着皇上,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。他深深地鞠了一躬,“皇上英明。”

朝堂上的气氛因改革方案的推进而变得更为紧张。

秦尚文见到这些情况,心中颇为不安。

他决定将这些问题反映给朝廷。

在朝堂上,秦尚文将他的调查结果呈现给皇上和朝堂诸公。

他举出了一些具体的例子,如何有才华的士人因为新制度而落榜,如何有些擅长记忆和模仿的人却通过了。

韩大人听后,面色微变,但很快恢复了镇定,“秦公,您所说的情况我也有所听闻,但我必须指出,科举考试本就是一种选拔,有人过,自然有人落。而且,新制度刚实施,必定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