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159TXT > 历史 > 风流少帝 > 第298章 农民心声

李玄道点了点头:“你说得没错。设立市场,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,但这些投入最终都将化为我们的收益。而且,只有我们掌握了销售网络,才能有效地防止中间商人的炒作,维护我大楚丝绸的市场价值。”

梁怀皱着眉头想了一会,然后点头道:“陛下言之有理。我原来的考虑过于片面,没有看到更长远的利益。既然陛下有这个决心,我也愿意全力配合。”

李玄道微笑着看着他:“怀公,我知道这个计划你的压力会增大,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。你是我朝中的财政之柱,有你在,我就放心。”

梁怀闻言,连忙恭敬地回答:“陛下过誉了,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。”

从那一天开始,大楚的丝绸市场计划正式启动。

梁怀拿着李玄道的指令,立即开始组织人力,筹备新的市场开设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新的丝绸市场在各地相继建立起来,大楚的丝绸开始走出国门,走向更广大的世界。

李玄道在商业的改革上还有一个重大的计划,那就是打造一条新的陆上丝绸之路,以便将大楚的丝绸销售到更远的地方。

商务部的尚书刘承看着眼前的地图,眉头紧锁:“陛下,要打造一条新的丝绸之路,道路的修建、安全保障、贸易的规则制定……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。”

李玄道慢慢地点头,说:“承公,你的顾虑是对的。这的确是一个大工程,但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将我大楚的丝绸销售到更远的地方。你觉得,我们应该如何落实这个计划呢?”

刘承沉思了片刻,道:“陛下,首先我们要派出探险队,详细勘查每一个可能的路线,看看哪一条最为合适。然后,我们要建立一支专门的队伍,负责道路的修建和保养。至于安全保障,我想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军队参与其中。至于贸易规则,我们可以按照现有的国内贸易规则进行制定,逐步完善。”

李玄道听后,满意地点点头:“承公,你的提议很好,就按照你说的去做。这个项目虽然困难重重,但只要我们有决心,就一定可以成功。我希望你能全力以赴,打造出一条属于我大楚的丝绸之路。”

刘承肃然应命:“陛下,我定当尽心尽力。”

如此,大楚的丝绸之路计划开始了。

探险队开始踏足未知的领地,地图上的线条慢慢延伸开来,一条全新的丝绸之路正在大楚的辛勤努力下逐渐形成。

李玄道的改革,正在逐步推动大楚走向繁荣之路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各项改革措施陆续推出。李玄道也始终坚守在第一线,亲自审定各项政策,检查政策执行情况,凡是出现问题的地方,他总是迅速下令进行整改。

一日,大楚边陲,距离皇宫千里之遥的浙南,传来消息说新建的官田出现问题,而且问题相当严重。

新制度推行的时间虽然不长,但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显现。

李玄道闻讯大为震惊,立刻命令秘书科科长高承轩前往调查。

“高承轩,此事我必须强调,我们的新政策,不是一纸空文。我需要你亲自去看,出了什么问题,我们需要怎样解决。”李玄道严肃的目光穿透了高承轩的心灵。

高承轩一行人几乎用了半月的时间才抵达浙南。

他一抵达就开始了忙碌的调查工作,而他所看到的情况,让他的心沉入了谷底。

新的田赋制度对于普通农民来说,改变太大,他们无法短时间内适应。

当地的农田中,稻子疏落不齐,甚至有些地方已经长满了杂草。

这样的农田,怎么可能期待有好的收成呢?

高承轩深深叹息,他知道,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。

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,否则新的田赋制度将会在浙南崩溃。

回到驿站,高承轩思考良久,才开始起草回复李玄道的公文。

“陛下,浙南之事,果然问题重重。当地农民对于新的田赋制度,有着极大的抵触心理,甚至产生了暴动的苗头。而且由于新政策的落实不力,农田的情况也十分糟糕。”

高承轩的报告一封封地送到了李玄道的手中,每一封报告,他都仔细阅读,时而皱眉,时而思索,他知道,浙南的问题,是全大楚改革的缩影,解决了这里的问题,就是为全国的农民铺平了路。

“这是来自浙南的最新报告,陛下,”高承轩的副手李寿站在他身边,面带担忧,“新的田赋制度,的确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。”

“嗯,我看到了。”李玄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“看来,我们的改革措施,还需要再细化,再具体。你安排人,把浙南的情况详细调查一下,我要知道,他们具体面临什么问题,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。”

李寿快步出去安排了。

李玄道坐在案前,双手握在一起,他知道,这是一个大问题,一个关乎大楚未来的大问题。

几天后,浙南的详细调查报告到达。

李玄道翻开报告,里面详细描述了农民们对新田赋制度的不满,对未来的迷茫,以及现在田地的疏于管理。

读完,他深深地叹了口气。

他决定,必须亲自去浙南,看一看那里的情况,听一听那里农民的心声。

为了这个决定,他放下了手中的许多事务,开始准备行装。

他知道,这是他作为一国之君,对自己改革的负责。

到达浙南,看到的确实如报告所描述的那般糟糕。

李玄道走访了许多家庭,听了许多农民的心声。

他们对新的田赋制度的不理解,对未来的迷茫,一一都刻骨铭心。

他决定,新的田赋制度需要调整,既要保证农民的利益,也要保证国家的稳定。

他把浙南的情况写成了一封信,寄给了朝中的大臣们。

信中,他详细描述了他在浙南看到的情况,以及他的想法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